嵇姓的起源和历史
1、源自地名嵇姓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的任姓氏族,黄帝的儿子禺阳受封于任地,所以子孙改为任姓,在夏朝时期任仲这一代的时候,他被赐封于奚邑,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承德市,最终任仲的子孙也就以邑为姓了,而任仲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奚仲,他的子孙中有一脉在吴越两国争斗之际为了避难而迁到了嵇山,从而子孙也就以地名为姓,最终就形成了嵇姓氏族。
2、源自季杼
嵇姓同时也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的君主少康的儿子季杼,在上古时期,大禹逝世后葬在了会稽山,而他的后人少康继位后,少康儿子季杼就被赐封于会稽,专门主持大禹的祭祀典礼,最终子孙也就以祖先封地为姓,而稽姓族人有部分在汉朝迁到了嵇山,后来这一脉也就以地为姓,形成了嵇姓一脉。
3、源自少数民族改姓
嵇姓与赵姓起源和来历一样,其中的族人也有不少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,尤其是鲜卑族中的纥奚氏最为典型,据说在南北朝时期,位于北漠的鲜卑族宇文部族的支系-纥奚族,其实宇文部落中分为两个主要的部落,纥突部和纥奚部,而纥奚部的一脉后来逐渐以族为姓,形成了“纥奚氏”,等到北魏孝文帝时期推行汉化政策,所以改为了汉姓,从而演化为奚姓和纥姓。